<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11 10:14:51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包括概念計算,與質量分數的換算,加水稀釋的計算,氣體溶于水的計算);

        2.使學生掌握有關配置過程中出現的誤差的判斷;

        3.使學生學會阿伏加德羅定律以及推論的運用;

        4.總結物質的量的網絡,使知識系統化。

        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3.培養學生推理、推導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推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2.通過判斷,強調操作規范,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氣體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教學過程:

        [講述]在熟悉了配制步驟和所用儀器后,請大家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并將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

        2.為什么不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3.為什么要輕輕振蕩錐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學生1]為了使燒杯壁上留有的溶質,洗滌液中含有的溶質全部轉移到溶液中去,使所配溶液濃度盡可能精確。

        [學生2]因為大多數物質溶解時伴隨吸熱或放熱過程,引起溶液溫度升降,導致定容不準確。

        [學生3]可以防止因溶液混合不均引起的誤差。

        [講述]此實驗是一個比較精確的定量實驗,操作時要注意按部就班地做以避免誤差的產生。

        [板書]2.誤差分析

        [投影]請根據 ,圍繞操作作為對n(B)與V的影響而導致c(B)的變化。

        (1) 若NaCl中含有雜質(或潮解)。

        (2) 水的凹液面超過標線部分用滴管吸去。

        (3) 配好搖勻,發現凹液面低于刻度線,再用滴管加水至凹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

        (4) 燒杯和玻璃棒未洗滌。

        (5) 容量瓶沒有干燥,里面有水。

        (6) 定容時俯視。

        (7) 量取濃溶液時俯視。

        (8) 量取濃溶液時仰視,定容時俯視。

        (9) 溶液未冷卻即轉移和定容。

        答案:(1)n(B)偏小c(B)偏小

        (2)n(B)偏小c(B)偏小 此時應倒掉重配

        (3)V偏大 c(B)偏小

        (4)n(B)偏小c(B)偏小

        (5)無影響

        (6)V偏小c(B)偏小

        (7)n(B)偏小c(B)偏小

        (8)n(B)偏大 V偏小 c(B)偏小

        (9)V偏小c(B)偏小

        [課堂小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最主要的儀器是容量瓶,其配制步驟、所需儀器與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是不同的。

        [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幾道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題。

        1.已知某溶液的密度為d 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是ω%,溶質的摩爾質量是M gmol–1,求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設溶液的體積為V升,則

        (molL–1) molL–1

        答: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小結]這個公式表示了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相互轉化,在以后的計算中,這個結論可以直接運用。

        2. 50%的NaOH溶液(ρ=1.525gcm–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若要配制1 L molL–1的NaOH稀溶液,需50%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分析與解:用水稀釋溶液時,溶液的體積發生了變化,但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 molL–1

        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c1V1=c2V2

        19.1 molL–1 V1=0.1 molL–1 1000mL

        V1=5.24mL

        3.100mL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0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答案:0.55 molL–1

        4.標準狀況下,a L HCl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鹽酸密度為b gmL–1,則該鹽酸的濃度是 (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分析與解:本題考查氣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后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關鍵是溶液體積的確定,要用溶液質量除以溶液密度,而不能用氣體體積加上水的體積。

        從定義出發,先找溶質(HCl),求出其物質的量( ),再找溶液的體積,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可從密度來求溶液的體積(注意單位)。質量包括溶質( mol 36.5 gmol–1)和溶劑(1000g)。

        molL–1

        答案:D

        [指導]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物質的量與微粒數以及質量、氣體體積、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關系,請大家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建立知識網絡。

        [板書]三、關于物質的量的知識網絡

        [總結]由此可見,物質的量在微觀粒子與宏觀物理量之間起到了橋梁作用。

        [過渡]化學研究最多的是化學方程式,如2H2 + O2 2H2O,表示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可以表示2個氫氣分子與1個氧氣分子化合生成2個水分子。也可以表示4克氫氣與32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36克水。

        [提問]學了物質的量,現在,你認為它還可以表示什么意義呢?

        [學生]2mol H2與1molO2反應生成2mol H2O,2體積氫氣與1體積氧氣反應生成一定量的水,標準狀況下,44.8L氫氣與22.4L氧氣反應生成36g水。

        2H2 + O2 2H2O

        2 1 2

        4g 32g 36g

        2mol 1mol 2mol

        標準狀況 44.8L 22..4L 36g

        [講述]由此可見,用物質的量來表示方程式最方便,物質的量比就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比。

        [板書]四、化學方程式: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練習)書25頁交流研討,完成表格。

        [講述]這一點,在以后的計算中有廣泛的應用,用物質的量解題事半功倍。

        [練習]練習冊P16 4.阿伏加得羅定律推論

        [布置作業]書27頁 3、4、5

        板書設計

        2.誤差分析

        三、關于物質的量的知識網絡

        四、化學方程式: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各種物質的性質總結05-16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教學設計07-24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03-13

      高中化學電解池教學設計(通用10篇)12-15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教案設計02-01

      高中化學《甲烷的制備及性質實驗》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10-26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2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四年級下冊《連減的簡便計算》優秀教學設計02-28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2020最新 | 日韩V国产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包括概念計算,與質量分數的換算,加水稀釋的計算,氣體溶于水的計算);

          2.使學生掌握有關配置過程中出現的誤差的判斷;

          3.使學生學會阿伏加德羅定律以及推論的運用;

          4.總結物質的量的網絡,使知識系統化。

          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3.培養學生推理、推導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推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2.通過判斷,強調操作規范,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氣體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教學過程:

          [講述]在熟悉了配制步驟和所用儀器后,請大家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并將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

          2.為什么不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3.為什么要輕輕振蕩錐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學生1]為了使燒杯壁上留有的溶質,洗滌液中含有的溶質全部轉移到溶液中去,使所配溶液濃度盡可能精確。

          [學生2]因為大多數物質溶解時伴隨吸熱或放熱過程,引起溶液溫度升降,導致定容不準確。

          [學生3]可以防止因溶液混合不均引起的誤差。

          [講述]此實驗是一個比較精確的定量實驗,操作時要注意按部就班地做以避免誤差的產生。

          [板書]2.誤差分析

          [投影]請根據 ,圍繞操作作為對n(B)與V的影響而導致c(B)的變化。

          (1) 若NaCl中含有雜質(或潮解)。

          (2) 水的凹液面超過標線部分用滴管吸去。

          (3) 配好搖勻,發現凹液面低于刻度線,再用滴管加水至凹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

          (4) 燒杯和玻璃棒未洗滌。

          (5) 容量瓶沒有干燥,里面有水。

          (6) 定容時俯視。

          (7) 量取濃溶液時俯視。

          (8) 量取濃溶液時仰視,定容時俯視。

          (9) 溶液未冷卻即轉移和定容。

          答案:(1)n(B)偏小c(B)偏小

          (2)n(B)偏小c(B)偏小 此時應倒掉重配

          (3)V偏大 c(B)偏小

          (4)n(B)偏小c(B)偏小

          (5)無影響

          (6)V偏小c(B)偏小

          (7)n(B)偏小c(B)偏小

          (8)n(B)偏大 V偏小 c(B)偏小

          (9)V偏小c(B)偏小

          [課堂小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最主要的儀器是容量瓶,其配制步驟、所需儀器與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是不同的。

          [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幾道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題。

          1.已知某溶液的密度為d 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是ω%,溶質的摩爾質量是M gmol–1,求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設溶液的體積為V升,則

          (molL–1) molL–1

          答: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小結]這個公式表示了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相互轉化,在以后的計算中,這個結論可以直接運用。

          2. 50%的NaOH溶液(ρ=1.525gcm–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若要配制1 L molL–1的NaOH稀溶液,需50%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分析與解:用水稀釋溶液時,溶液的體積發生了變化,但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 molL–1

          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c1V1=c2V2

          19.1 molL–1 V1=0.1 molL–1 1000mL

          V1=5.24mL

          3.100mL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0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答案:0.55 molL–1

          4.標準狀況下,a L HCl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鹽酸密度為b gmL–1,則該鹽酸的濃度是 (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分析與解:本題考查氣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后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關鍵是溶液體積的確定,要用溶液質量除以溶液密度,而不能用氣體體積加上水的體積。

          從定義出發,先找溶質(HCl),求出其物質的量( ),再找溶液的體積,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可從密度來求溶液的體積(注意單位)。質量包括溶質( mol 36.5 gmol–1)和溶劑(1000g)。

          molL–1

          答案:D

          [指導]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物質的量與微粒數以及質量、氣體體積、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關系,請大家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建立知識網絡。

          [板書]三、關于物質的量的知識網絡

          [總結]由此可見,物質的量在微觀粒子與宏觀物理量之間起到了橋梁作用。

          [過渡]化學研究最多的是化學方程式,如2H2 + O2 2H2O,表示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可以表示2個氫氣分子與1個氧氣分子化合生成2個水分子。也可以表示4克氫氣與32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36克水。

          [提問]學了物質的量,現在,你認為它還可以表示什么意義呢?

          [學生]2mol H2與1molO2反應生成2mol H2O,2體積氫氣與1體積氧氣反應生成一定量的水,標準狀況下,44.8L氫氣與22.4L氧氣反應生成36g水。

          2H2 + O2 2H2O

          2 1 2

          4g 32g 36g

          2mol 1mol 2mol

          標準狀況 44.8L 22..4L 36g

          [講述]由此可見,用物質的量來表示方程式最方便,物質的量比就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比。

          [板書]四、化學方程式: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練習)書25頁交流研討,完成表格。

          [講述]這一點,在以后的計算中有廣泛的應用,用物質的量解題事半功倍。

          [練習]練習冊P16 4.阿伏加得羅定律推論

          [布置作業]書27頁 3、4、5

          板書設計

          2.誤差分析

          三、關于物質的量的知識網絡

          四、化學方程式: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