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十集大型紀錄片《先生》,蔡元培:大學教育的長者,小學課本的童心 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攬人才的教育體系,奠定了中國大學的根基。在他看來,大學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無論是革命派的陳獨秀,還是留辮子的辜鴻銘,只要有專長都能到他的大學里教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來代替宗教,他還能“大學者編小課本”。本視視可作為《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輔助。 上傳者:ssb1968
上一篇:戲劇:茶館(第二幕)下一篇:《游褒禪山記》課文朗讀
發布時間:2016-1-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簡介:十集大型紀錄片《先生》,蔡元培:大學教育的長者,小學課本的童心 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攬人才的教育體系,奠定了中國大學的根基。在他看來,大學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無論是革命派的陳獨秀,還是留辮子的辜鴻銘,只要有專長都能到他的大學里教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來代替宗教,他還能“大學者編小課本”。本視視可作為《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輔助。 上傳者:ssb1968
簡介:十集大型紀錄片《先生》,蔡元培:大學教育的長者,小學課本的童心 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攬人才的教育體系,奠定了中國大學的根基。在他看來,大學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無論是革命派的陳獨秀,還是留辮子的辜鴻銘,只要有專長都能到他的大學里教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來代替宗教,他還能“大學者編小課本”。本視視可作為《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輔助。 上傳者:ssb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