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時間:2023-09-01 18:15:41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通用10篇)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捉泥鰍》

        2、認識四四拍,了解其含義及強弱規律,能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3、正確掌握附點節奏,通過聽、唱,找出節奏相同、旋律相同的樂句。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用歡快、活潑、風趣的情緒演唱好歌曲《捉泥鰍》;

        2、難點:

        1)正確掌握附點節奏,找旋律相同、節奏相同的樂句;

        2)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課前活動:

        唱唱跳跳《閃爍的小星》

        一、談話導入:

        從與學生交談中,引出大家都熟悉的動畫片《灰太狼與喜羊羊》,從而以故事引入情境學習。

        二、闖關活動——第一關:聽一聽,拍一拍

        師口述節奏,生拍手模仿

        1、X X |

        2、 X — |

        3 X — |

        4、XX X |

        5X |

        三、闖關活動——第二關:辨一辨,學一學

        1、師彈奏音符,生聽辨,說出唱名,唱出旋律。

       �。�1)、653 66 5 3 |

       �。�2)、532 5 3 3 2 3 —|

       �。�3)、1=C 66 5 3 | 5 3 3 2 3 —

        2、出示第一組樂句,師彈奏其中一句,生聽辨并指出師彈的'是哪一句。

        (1)1=C 6 3 | 3 —|

        (2)1=C 6 3 |3 —| 師指導附點節奏

        3、同上學習第二樂句

        4、比較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的異同

       �。ǖ�1、3小節節奏相同,旋律不同;第2、4小結節奏旋律都相同)

        5、試唱第三、第四樂句,并比較異同,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別

        6、學唱第五、第六樂句,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別

        7、把六個樂句組合起來,師彈奏,生唱旋律。(提示反復記號)

        四、闖關活動——第三關:唱一唱,動一動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輕快、活潑、風趣)

        2、生跟讀師按節奏讀歌詞

        3、師帶唱歌曲

        4、跟琴學唱歌曲

        5、完整地歌唱歌曲,請一到兩名同學個別歌唱表演,其他學生討論,取長補短。

        6、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關系,用聲勢為歌曲做伴奏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首幾幾拍的歌曲嗎?”

       �。�2)聲勢練習�!案鶕乃呐牡墓澴啵覀儊硗嬉粋€聲勢練習�!崩蠋焺幼髦v解。

        (3)學生聽伴奏歌唱,老師運用聲勢練習為歌曲伴奏。

       �。�4)老師提問:“在剛的這四個動作中,你認為哪幾個動作聲音比較響亮?(力度比較強)”

        老師揭示四四拍的強弱規律。(強—弱—次強—弱)

       �。�5)老師鋼琴伴奏,學生嘗試進行聲勢練習和演唱。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家都愛玩,今天我們學習了《捉泥鰍》,在音樂課上也玩了一把,不過在玩的同時也不能耽誤了學習。老師希望大家合理分配時間,在玩耍和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2

        一、授課題目:

        第一課 《田間歌謠》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花蛤蟆》和《牧羊女》兩首歌曲,表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2、聆聽由竹笛、嗩吶演奏的樂曲,感受音樂所描繪的農村生活情景。認識民族吹奏樂器嗩吶、笛子,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3、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認識口琴或豎笛,并學會吹奏sol。

        三、教材及學情分析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

        難點:能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夠認真聆聽樂曲,感受音樂所描繪的農村生活情景。

        五、教學手段運用及分析

        教具的準備:手風琴、光盤

        使用的意義:

        能夠更好的讓學生聽琴學唱歌曲,學生對歌曲旋律掌握得會更好,利用光盤示范歌曲,學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點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六、教學方法的運用及分析

        采用聽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學生通過這些方法的學習,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點教學環節設計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能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中外不同風格的美妙的“鐘聲”音樂,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使之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增強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能用準確的節奏、正確的換氣和自然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表現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運用圖形譜認唱唱名識譜,唱準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聽樂曲的過程中能對音樂的主題曲調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場景更好地聆聽音樂,體會音樂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1、感受和體驗不同風格的“鐘聲”音樂。

        2、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用歌聲表現、模擬鐘聲。

        三、教學用具:

        錄音機、鋼琴、教學光盤、多媒體課件、圖形譜及碰鐘、學生自己準備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聽《美麗的黃昏》和著三拍子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

       �。ǘ�、學習歌曲,表現鐘聲。

        1、學生討論如何模仿鐘聲(用“�!薄爱敗眮砟7拢⿴煶鍪究聽栁氖謩荩鷱土暎洌铷D―do'的音階。

        師:現在加上鐘擺的叮當聲來唱師范唱,生用叮當聲唱音階

        2、復習高低聲部的旋律

        3、教師示范唱,手彈低聲部,嘴唱高聲部,請學生仔細聆聽。

        4、請問學生聽到了幾個聲部,是怎么聽出來的。

        5、教師引導學生跟錄音合作(或老師唱高聲部)唱低聲部,教師用手勢引導學生唱低聲部。

        6、學生跟琴分聲部合作唱。

        7、藝術處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緒加伴奏(碰鈴和三角鐵),再加身體模仿大鐘搖擺的.律動。

        8、根據藝術處理完整演唱。

       �。ㄈ撛O情景、感受鐘聲;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你們唱得這么好,吸引來了真正的鐘聲。聽,維也納皇宮的音樂鐘想起來了,公主邀請我們到皇宮去為她的貴賓表演。

        1、師講組曲《哈里亞諾什》的故事。(多媒體出示歐洲教堂、王宮的圖片)

        2、初聽樂曲引子

        師: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答。(聽出鐘擺的滴答聲。‖:1525:‖)

        3、學唱主題課件出示音樂主題曲調的圖形譜(師彈琴,生唱,生手劃旋律線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聽,結合音樂介紹演奏樂器。

        5、表演主題

        6、在教師的引導下分角色聆聽整首曲子。請學生聽出第一個主題出現了幾次?

        學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樂。

       �。ㄋ模煟�

        同學們,時間,象征著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們對此充滿了希望,還有很多作曲家的音樂作品是描述鐘聲的。請同學們去收集吧,別忘了,下節課將搜集到的資料帶來,大家一起分享。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鐘聲》出教室。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4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 ;音樂知識:延長音。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學生創遍動作表現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5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放牛山歌》

        2、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放牛山歌》,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作品曲調歡樂、活潑,素材簡練、樸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表現了農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勞動生活的歡樂情緒。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學習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復習《草原上》、邊唱邊表演

        談話:通過唱這首優美抒情的.歌曲,我們仿佛來到了遼闊的草原上,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情緒是怎樣的?它唱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聽歌曲錄音《草原上》;

        2)初聽范唱 (聽后學生回答)

        師引導學生用動作表(隨音樂一起做放牛、趕牛、撿柴的動作)師生一起表演。

        3) 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唱一唱四川兒歌《放牛山歌》

        4)豎笛演奏《放牛山歌》旋律

        5) 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并要求學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6)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提醒學生注意音的長短)。

        2、簡單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邊唱邊即興表演。

        2)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并進行編配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用豎笛與打擊樂器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受臺灣民歌歌伴舞的音樂特色及濃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隨音樂用歌聲與動作表現音樂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2、認真傾聽歌曲并觀看表演,理解歌詞內容,并利用連線游戲和表演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音樂《蝸牛與黃鸝鳥》;視頻《蝸牛與黃鸝鳥》。

        2、課件:“福臺”地圖一張;臺灣景點幻燈片;大張白紙一張。

        3、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認識臺灣。

        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中國地圖)

        在這張中國地圖上,有我們美麗的福建,你們知道在哪嗎?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島嶼,叫(臺灣島)。

        福建和臺灣離的很近,誰去過臺灣?聽說過臺灣?

        臺灣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有好吃的小吃呢?(烏龍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體課件。

        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賞歌曲

        1、欣賞《蝸牛和黃鸝鳥》

        有誰聽過臺灣小朋友唱歌呢?或者聽過臺灣的民歌?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臺灣小朋友用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這首歌說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

        蝸牛和黃鸝鳥在哪呢?

        蝸牛和黃鸝鳥直接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歌曲播放第二遍。

        現在誰聽出來了,它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賞《蝸牛和黃鸝鳥》,并將歌曲中的故事體現在圖畫中,了解臺灣語言的特點。

        現在老師再給你們聽一遍,這次在聽歌曲的過程中,老師把這個故事用畫筆畫出來,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畫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師根據歌曲畫圖。

        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怎么講歌曲帶到這幅圖畫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門,門前有一顆葡萄樹,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誰知道為什么門前一個葡萄樹要唱成阿門,阿前。

        因為臺灣人跟我們廈門人說話很像,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一個阿字,阿公,阿爸,在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這個字在歌中讓這首歌聽起來很有節奏,很好聽。

        有阿的地方貼上一個小嘴,看看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現在拿出我們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樂中的故事藏在這幅圖的什么地方,歌詞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當鼓槌,前奏的時候敲起來。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據歌曲去圖畫里找對應的事物。

        3、欣賞歌曲,并在迷宮圖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還把這個藏在了一個小迷宮圖里,先用眼睛看看圖上有什么,看看音樂里的故事在這幅迷宮圖的什么地方。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找圖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據歌詞去迷宮圖里找對應的事物。

        剛才我們是聽音樂找圖片,現在我們通過聽音樂走迷宮。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走迷宮,一句歌詞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歌曲走迷宮。

        三、觀看視頻,學習歌曲的舞蹈動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小朋友看著視頻對照你的迷宮圖,都走對了嗎?

        播放動畫視頻。

        剛才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蝸牛和黃鸝鳥故事的順序,看看你走對了嗎?

        2、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視頻,你們想知道臺灣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蝸牛和黃鸝鳥的嗎?

        播放舞蹈視頻。

        臺灣的哥哥用什么樂器來表演這個故事呢?你們最喜歡哥哥們的什么動作呢?

        我們再來看一遍視頻,看看臺灣的哥哥有哪些動作。

        播放舞蹈視頻,學習動作。注意觀察舞蹈動作有哪些是重復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著歌曲表演舞蹈動作。

        3、今天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還看了臺灣哥哥的視頻,還用找規律的辦法學習了哥哥的動作,今天我還請了我的好朋友來給小朋友們表演另一種動作的《蝸牛和黃鸝鳥》,請大家一起欣賞,跟著學習。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了解打棗時喜悅的心情,以及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

        2、動腦為歌曲編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重點難點:

        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節奏。

        課前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紅棗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樹上的棗嗎?那么,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去打棗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歌曲,名字叫《打棗》(出示課題)。

        二、教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緒。

        2、跟著錄音范唱,用哼鳴小聲模唱歌曲旋律。

        3、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4、指導、糾正。

        三、歌曲處理

        1、用活潑的情緒演唱。

        2、結束句的`襯詞用富有彈性的聲音唱出回答上問題后的高興與得意。

        四、創編活動

        1、創編歌詞

        師生接唱:用學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據自己了解的知識續編歌詞。

        3、設計演唱形式(分小組對唱、一領眾對、男女對唱等),完整演唱歌曲《打棗》。

        教學反思:

        在本課學唱中,讓學生體驗打棗時的心情,用什么情緒來演唱歌曲是本課的宗旨,所以,創編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有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8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

        音樂知識: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編活動。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賞。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4.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三、愛唱歌的小杜鵑

        1.游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范例:選圖片、節奏、分析創編樂曲。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編、教師指導

       �。�3)小組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音樂知識: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五、自我評價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9

        教學內容:

        唱歌《快樂寶貝》,并進行律動表演;活動:你唱歌我來和。

        教學目標:

        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教學過程:

        一、跳房子游戲;

        復習音符doremi

        二、唱歌《快樂寶貝》,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師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三、音樂表演《快樂寶貝》

        1.教師講解《快樂寶貝》的故事情節

        2.討論表演《快樂寶貝》片特點,

        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制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四、補充欣賞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感受樂曲的情緒,了解演唱形式

        五、活動:

        你唱歌我來和。

        六、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10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快樂的doremi》,識記doremi三個音;欣賞《哆來咪》。

        教學目標:

        演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認識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聽賞歌曲

       �。�1)聽錄音范唱《快樂的'doremi》

       �。�2)請你跟琴唱一唱這三個音。

        (3)教師演唱《快樂的doremi》,學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聽唱法演唱歌曲

       �。�1)輕聲讀歌詞第一段

       �。�2)聽教師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詞,學生心里默唱一遍,輕聲唱一遍。

       �。�3)引導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師仔細聽學生演唱,加以指導。 “演唱”四分休止符時,可用手勢動作代替

       �。�4)學習演唱二、三段歌詞。聽錄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體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欣賞《哆來咪》

        三、音樂游戲

        認識五線譜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跳房子游戲

        四、演唱歌曲

        再演唱過程中可不斷變換演唱形式:以小組為單位或領唱與齊唱,小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表演唱或小組表演唱、個人表演唱

        進行歌詞創編

        五、自我評價: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人音版四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9-04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8-17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9-04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精選7篇)09-14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方案09-04

      新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8-21

      四年級下冊人音版音樂教學計劃09-25

      人音版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8-21

      人音版四年級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8-12

      用戶協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偷拍久久肏屄aⅴ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思思久久69视频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通用10篇)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捉泥鰍》

          2、認識四四拍,了解其含義及強弱規律,能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3、正確掌握附點節奏,通過聽、唱,找出節奏相同、旋律相同的樂句。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用歡快、活潑、風趣的情緒演唱好歌曲《捉泥鰍》;

          2、難點:

          1)正確掌握附點節奏,找旋律相同、節奏相同的樂句;

          2)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課前活動:

          唱唱跳跳《閃爍的小星》

          一、談話導入:

          從與學生交談中,引出大家都熟悉的動畫片《灰太狼與喜羊羊》,從而以故事引入情境學習。

          二、闖關活動——第一關:聽一聽,拍一拍

          師口述節奏,生拍手模仿

          1、X X |

          2、 X — |

          3 X — |

          4、XX X |

          5X |

          三、闖關活動——第二關:辨一辨,學一學

          1、師彈奏音符,生聽辨,說出唱名,唱出旋律。

         �。�1)、653 66 5 3 |

         �。�2)、532 5 3 3 2 3 —|

         �。�3)、1=C 66 5 3 | 5 3 3 2 3 —

          2、出示第一組樂句,師彈奏其中一句,生聽辨并指出師彈的'是哪一句。

          (1)1=C 6 3 | 3 —|

          (2)1=C 6 3 |3 —| 師指導附點節奏

          3、同上學習第二樂句

          4、比較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的異同

         �。ǖ�1、3小節節奏相同,旋律不同;第2、4小結節奏旋律都相同)

          5、試唱第三、第四樂句,并比較異同,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別

          6、學唱第五、第六樂句,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別

          7、把六個樂句組合起來,師彈奏,生唱旋律。(提示反復記號)

          四、闖關活動——第三關:唱一唱,動一動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輕快、活潑、風趣)

          2、生跟讀師按節奏讀歌詞

          3、師帶唱歌曲

          4、跟琴學唱歌曲

          5、完整地歌唱歌曲,請一到兩名同學個別歌唱表演,其他學生討論,取長補短。

          6、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關系,用聲勢為歌曲做伴奏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首幾幾拍的歌曲嗎?”

         �。�2)聲勢練習�!案鶕乃呐牡墓澴啵覀儊硗嬉粋€聲勢練習�!崩蠋焺幼髦v解。

          (3)學生聽伴奏歌唱,老師運用聲勢練習為歌曲伴奏。

         �。�4)老師提問:“在剛的這四個動作中,你認為哪幾個動作聲音比較響亮?(力度比較強)”

          老師揭示四四拍的強弱規律。(強—弱—次強—弱)

         �。�5)老師鋼琴伴奏,學生嘗試進行聲勢練習和演唱。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家都愛玩,今天我們學習了《捉泥鰍》,在音樂課上也玩了一把,不過在玩的同時也不能耽誤了學習。老師希望大家合理分配時間,在玩耍和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2

          一、授課題目:

          第一課 《田間歌謠》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花蛤蟆》和《牧羊女》兩首歌曲,表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2、聆聽由竹笛、嗩吶演奏的樂曲,感受音樂所描繪的農村生活情景。認識民族吹奏樂器嗩吶、笛子,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3、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認識口琴或豎笛,并學會吹奏sol。

          三、教材及學情分析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

          難點:能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夠認真聆聽樂曲,感受音樂所描繪的農村生活情景。

          五、教學手段運用及分析

          教具的準備:手風琴、光盤

          使用的意義:

          能夠更好的讓學生聽琴學唱歌曲,學生對歌曲旋律掌握得會更好,利用光盤示范歌曲,學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點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六、教學方法的運用及分析

          采用聽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學生通過這些方法的學習,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點教學環節設計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能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中外不同風格的美妙的“鐘聲”音樂,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使之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增強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能用準確的節奏、正確的換氣和自然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表現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運用圖形譜認唱唱名識譜,唱準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聽樂曲的過程中能對音樂的主題曲調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場景更好地聆聽音樂,體會音樂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1、感受和體驗不同風格的“鐘聲”音樂。

          2、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用歌聲表現、模擬鐘聲。

          三、教學用具:

          錄音機、鋼琴、教學光盤、多媒體課件、圖形譜及碰鐘、學生自己準備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聽《美麗的黃昏》和著三拍子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

         �。ǘ�、學習歌曲,表現鐘聲。

          1、學生討論如何模仿鐘聲(用“�!薄爱敗眮砟7拢⿴煶鍪究聽栁氖謩荩鷱土暎洌铷D―do'的音階。

          師:現在加上鐘擺的叮當聲來唱師范唱,生用叮當聲唱音階

          2、復習高低聲部的旋律

          3、教師示范唱,手彈低聲部,嘴唱高聲部,請學生仔細聆聽。

          4、請問學生聽到了幾個聲部,是怎么聽出來的。

          5、教師引導學生跟錄音合作(或老師唱高聲部)唱低聲部,教師用手勢引導學生唱低聲部。

          6、學生跟琴分聲部合作唱。

          7、藝術處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緒加伴奏(碰鈴和三角鐵),再加身體模仿大鐘搖擺的.律動。

          8、根據藝術處理完整演唱。

         �。ㄈ撛O情景、感受鐘聲;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你們唱得這么好,吸引來了真正的鐘聲。聽,維也納皇宮的音樂鐘想起來了,公主邀請我們到皇宮去為她的貴賓表演。

          1、師講組曲《哈里亞諾什》的故事。(多媒體出示歐洲教堂、王宮的圖片)

          2、初聽樂曲引子

          師: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答。(聽出鐘擺的滴答聲。‖:1525:‖)

          3、學唱主題課件出示音樂主題曲調的圖形譜(師彈琴,生唱,生手劃旋律線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聽,結合音樂介紹演奏樂器。

          5、表演主題

          6、在教師的引導下分角色聆聽整首曲子。請學生聽出第一個主題出現了幾次?

          學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樂。

         �。ㄋ模煟�

          同學們,時間,象征著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們對此充滿了希望,還有很多作曲家的音樂作品是描述鐘聲的。請同學們去收集吧,別忘了,下節課將搜集到的資料帶來,大家一起分享。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鐘聲》出教室。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4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 ;音樂知識:延長音。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學生創遍動作表現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5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放牛山歌》

          2、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放牛山歌》,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作品曲調歡樂、活潑,素材簡練、樸實,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表現了農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勞動生活的歡樂情緒。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學習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復習《草原上》、邊唱邊表演

          談話:通過唱這首優美抒情的.歌曲,我們仿佛來到了遼闊的草原上,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情緒是怎樣的?它唱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聽歌曲錄音《草原上》;

          2)初聽范唱 (聽后學生回答)

          師引導學生用動作表(隨音樂一起做放牛、趕牛、撿柴的動作)師生一起表演。

          3) 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唱一唱四川兒歌《放牛山歌》

          4)豎笛演奏《放牛山歌》旋律

          5) 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并要求學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6)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提醒學生注意音的長短)。

          2、簡單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邊唱邊即興表演。

          2)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并進行編配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用豎笛與打擊樂器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受臺灣民歌歌伴舞的音樂特色及濃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隨音樂用歌聲與動作表現音樂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2、認真傾聽歌曲并觀看表演,理解歌詞內容,并利用連線游戲和表演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音樂《蝸牛與黃鸝鳥》;視頻《蝸牛與黃鸝鳥》。

          2、課件:“福臺”地圖一張;臺灣景點幻燈片;大張白紙一張。

          3、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認識臺灣。

          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中國地圖)

          在這張中國地圖上,有我們美麗的福建,你們知道在哪嗎?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島嶼,叫(臺灣島)。

          福建和臺灣離的很近,誰去過臺灣?聽說過臺灣?

          臺灣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有好吃的小吃呢?(烏龍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體課件。

          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賞歌曲

          1、欣賞《蝸牛和黃鸝鳥》

          有誰聽過臺灣小朋友唱歌呢?或者聽過臺灣的民歌?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臺灣小朋友用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這首歌說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

          蝸牛和黃鸝鳥在哪呢?

          蝸牛和黃鸝鳥直接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歌曲播放第二遍。

          現在誰聽出來了,它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賞《蝸牛和黃鸝鳥》,并將歌曲中的故事體現在圖畫中,了解臺灣語言的特點。

          現在老師再給你們聽一遍,這次在聽歌曲的過程中,老師把這個故事用畫筆畫出來,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畫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師根據歌曲畫圖。

          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怎么講歌曲帶到這幅圖畫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門,門前有一顆葡萄樹,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誰知道為什么門前一個葡萄樹要唱成阿門,阿前。

          因為臺灣人跟我們廈門人說話很像,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一個阿字,阿公,阿爸,在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這個字在歌中讓這首歌聽起來很有節奏,很好聽。

          有阿的地方貼上一個小嘴,看看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現在拿出我們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樂中的故事藏在這幅圖的什么地方,歌詞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當鼓槌,前奏的時候敲起來。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據歌曲去圖畫里找對應的事物。

          3、欣賞歌曲,并在迷宮圖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還把這個藏在了一個小迷宮圖里,先用眼睛看看圖上有什么,看看音樂里的故事在這幅迷宮圖的什么地方。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找圖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據歌詞去迷宮圖里找對應的事物。

          剛才我們是聽音樂找圖片,現在我們通過聽音樂走迷宮。

          根據老師的要求聽音樂走迷宮,一句歌詞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歌曲走迷宮。

          三、觀看視頻,學習歌曲的舞蹈動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小朋友看著視頻對照你的迷宮圖,都走對了嗎?

          播放動畫視頻。

          剛才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蝸牛和黃鸝鳥故事的順序,看看你走對了嗎?

          2、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視頻,你們想知道臺灣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蝸牛和黃鸝鳥的嗎?

          播放舞蹈視頻。

          臺灣的哥哥用什么樂器來表演這個故事呢?你們最喜歡哥哥們的什么動作呢?

          我們再來看一遍視頻,看看臺灣的哥哥有哪些動作。

          播放舞蹈視頻,學習動作。注意觀察舞蹈動作有哪些是重復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著歌曲表演舞蹈動作。

          3、今天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還看了臺灣哥哥的視頻,還用找規律的辦法學習了哥哥的動作,今天我還請了我的好朋友來給小朋友們表演另一種動作的《蝸牛和黃鸝鳥》,請大家一起欣賞,跟著學習。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了解打棗時喜悅的心情,以及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

          2、動腦為歌曲編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重點難點:

          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節奏。

          課前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紅棗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樹上的棗嗎?那么,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去打棗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歌曲,名字叫《打棗》(出示課題)。

          二、教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緒。

          2、跟著錄音范唱,用哼鳴小聲模唱歌曲旋律。

          3、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4、指導、糾正。

          三、歌曲處理

          1、用活潑的情緒演唱。

          2、結束句的`襯詞用富有彈性的聲音唱出回答上問題后的高興與得意。

          四、創編活動

          1、創編歌詞

          師生接唱:用學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據自己了解的知識續編歌詞。

          3、設計演唱形式(分小組對唱、一領眾對、男女對唱等),完整演唱歌曲《打棗》。

          教學反思:

          在本課學唱中,讓學生體驗打棗時的心情,用什么情緒來演唱歌曲是本課的宗旨,所以,創編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有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8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

          音樂知識: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編活動。

          教學過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賞。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4.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三、愛唱歌的小杜鵑

          1.游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范例:選圖片、節奏、分析創編樂曲。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編、教師指導

         �。�3)小組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音樂知識: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五、自我評價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9

          教學內容:

          唱歌《快樂寶貝》,并進行律動表演;活動:你唱歌我來和。

          教學目標:

          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教學過程:

          一、跳房子游戲;

          復習音符doremi

          二、唱歌《快樂寶貝》,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師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三、音樂表演《快樂寶貝》

          1.教師講解《快樂寶貝》的故事情節

          2.討論表演《快樂寶貝》片特點,

          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制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四、補充欣賞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感受樂曲的情緒,了解演唱形式

          五、活動:

          你唱歌我來和。

          六、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10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快樂的doremi》,識記doremi三個音;欣賞《哆來咪》。

          教學目標:

          演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認識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快樂的doremi》

          聽賞歌曲

         �。�1)聽錄音范唱《快樂的'doremi》

         �。�2)請你跟琴唱一唱這三個音。

          (3)教師演唱《快樂的doremi》,學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聽唱法演唱歌曲

         �。�1)輕聲讀歌詞第一段

         �。�2)聽教師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詞,學生心里默唱一遍,輕聲唱一遍。

         �。�3)引導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師仔細聽學生演唱,加以指導。 “演唱”四分休止符時,可用手勢動作代替

         �。�4)學習演唱二、三段歌詞。聽錄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體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欣賞《哆來咪》

          三、音樂游戲

          認識五線譜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跳房子游戲

          四、演唱歌曲

          再演唱過程中可不斷變換演唱形式:以小組為單位或領唱與齊唱,小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表演唱或小組表演唱、個人表演唱

          進行歌詞創編

          五、自我評價: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